动漫小说 现代都市 李明阳李明忠结局免费阅读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番外

本书作者

从墨归心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明阳李明忠的现代都市小说《李明阳李明忠结局免费阅读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番外》,由网络作家“从墨归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家三口欢欢喜喜回家,李明堂和李七月见他们神色就知道拜师成功,顿时松了口气。王氏和李明忠心情复杂,看见这一家三口,连句话也不讲。李宝学瘫在床上,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嫉恨的咬了咬牙。那小兔崽子,竟然真的被书院收下了。李宝成不善言辞,李明阳把今天的见闻跟老李头夫妻讲了,这夫妻俩也放下心来。老李头欣慰道:“你能够得夫子青眼,又有书斋掌柜欣赏,往后多努力,必能有所成!”李明阳自信的点了点头,“放心吧,我肯定会努力的阿爷!”......第二天,李宝成夫妻就给李明阳整理好了两套衣服,一块帕子。一个喝水的小葫芦,一个用来洗漱的木盆,还有一把漱口的杨柳枝。就连擦屁屁的竹篾片,也准备了足足五十片。边角打磨的光溜溜的,就怕毛刺扎伤了这个宝贝疙瘩。老刘氏...

章节试读

一家三口欢欢喜喜回家,李明堂和李七月见他们神色就知道拜师成功,顿时松了口气。
王氏和李明忠心情复杂,看见这一家三口,连句话也不讲。
李宝学瘫在床上,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嫉恨的咬了咬牙。
那小兔崽子,竟然真的被书院收下了。
李宝成不善言辞,李明阳把今天的见闻跟老李头夫妻讲了,这夫妻俩也放下心来。
老李头欣慰道:“你能够得夫子青眼,又有书斋掌柜欣赏,往后多努力,必能有所成!”
李明阳自信的点了点头,“放心吧,我肯定会努力的阿爷!”
......
第二天,李宝成夫妻就给李明阳整理好了两套衣服,一块帕子。
一个喝水的小葫芦,一个用来洗漱的木盆,还有一把漱口的杨柳枝。
就连擦屁屁的竹篾片,也准备了足足五十片。
边角打磨的光溜溜的,就怕毛刺扎伤了这个宝贝疙瘩。
老刘氏还给他缝了一个双肩挎包,老李头给他做了一个他想要的文具盒。
姐姐李七月,给他准备了一个驱蚊的小香包,两边绣着竹子和云朵,里面塞了艾草薄荷。
哥哥李明堂,给他准备了一个带提手的小书箱。
李宝学一家三口,看着其他人都为李明阳一个忙碌,心里酸的像是泡了三年的老咸菜一样。
“不就一个小屁孩儿读书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忙前忙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什么金贵小少爷呢!”
李宝学酸溜溜的咬着被角。
一边缝被套的王氏含怒看了他一眼,“你倒是知道酸李明阳,当初儿子上学,你这个当爹的也没为他准备过什么。”
“宁愿把钱拿去喝花酒,也不给儿子准备些好的笔墨纸砚,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王氏越想越心酸。
李宝学不耐烦的看了她一眼。
“真是无知妇人,我那是简单喝花酒嘛,我那是结交朋友!”
“结交朋友需要去窑子吗?只怕在那里结交的,也是些什么狐朋狗友吧?”
王氏心里不顺,忍不住刺道。
“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哪有男人不喝花酒的?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
李宝学把头埋进了被子,王氏鼻头一酸,对大房一家五口更加羡慕。
咋别的夫妻就能那么恩爱,孩子就能那么乖巧孝顺,自家丈夫却如此没良心呢。
为啥当初爹娘不是把自己说给李宝成,而是说给李宝学这个混蛋!
......
李明阳一家可不知道二房之间的龌龊。
到了第三天,李宝成和张氏紧张的包了辆牛车,带着两床被子和李明阳的物品,一大早就进入县城。
来到百川书院门口,已经有许多学子等在那里了。
这些学子从穿着上看,就比李明阳要好上许多。
年龄不一,但最大的不超过十岁,小的也就五六岁。
李明阳的到来,也只是让这些学子和他们的家长稍微看了一眼,就转过了头。
除了各自的家长小心叮嘱学子之外,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李宝成和张氏紧张不已,连忙将牛车上的物品搬了下来,带着李明阳安静的站在角落。
李明阳暗中观察着这些人,默默惊讶。
在场这些学子,没有一个看起来比他家还要穷的,身上最差穿的也是干净的布衣。
其中一位,穿着绿色的袍子,腰间系着一块玉佩,一串玉珠。
在大乾朝有规定,六品以下官员可穿红色或绿色的袍子。
这位难不成是官员?
还有几个,穿着细棉布裁的衣服,上面绣的花纹虽然简单,但也大气,腰间也系着一块玉佩。
手指上带着扳指,站在他们面前的学子,背着的挎包也是绢棉。
大乾朝规定,商贾不可穿绫罗绸缎,但能穿棉麻绢布。
这几位应该是商贾吧,其余的应该是庶人,穿着的是白色的衣服,身上配饰少,但打扮干净。
李明阳心里默默疑惑。
楚鹤迁这是想做啥呢,招收的学子除了他之外,没有普通农户的。
而他虽然是即时考核,但脑袋不聪明,反应不快的,也很难通过考核。
一般来说,贫农家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除非天生聪明,否则反应力这些,是比不上能吃饱穿暖的孩子的。
楚鹤迁设置考核,应该是想要招收相对聪明一点的孩子。
对方难道是有厌蠢症,不想教笨小孩儿?
李明阳左右拉着父母的手,暗暗猜想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门房在门口闭目养神。
直到最后几个学子赶到,时间逐渐来到巳时。
门房睁开眼,说道:“时间已到,学子跟着我有序入内,父母等人都在外等候。”
一众学子连忙离开父母,朝着门房走了过去。
能来这里读书的小孩,没有愚蠢之辈。
二十个学子有序排队,没有争抢先后,进入了书院。
门房带着他们进入一个空旷的院落,只见前方有序的按照横四竖五,摆放了几排桌椅板凳,每个桌子上面都有一盆水。
楚鹤迁站在正前方,旁边放着一个竹筐,里面放着书,芹菜,葱苗,龙眼干。
门房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桌前,就有序退了出去。
楚鹤迁看向一群小萝卜头,微笑着说道:“从今天起,众位学子就是我百川书院的第一届学生了,今日,为师带着你们行拜师礼,当做开学第一课。”
“是,夫子。”
李明阳因为身高,被门房安排在了第二排,跟着第一排的学生弯腰作揖。
古代的拜师礼非常讲究,楚鹤迁走了下来,给每一位学生整理衣冠。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以后你们来上学,必须收拾干净整齐,不可邋遢。”
楚鹤迁严肃说道,李明阳等人纷纷道是。
接着,行盥洗礼。
众学子在楚鹤迁的带领下,将手放在盆中,正反各洗一次,擦干。
然后,在楚鹤迁的示意下,双膝跪地,行至旁边室内至圣先师孔子先生画像前,九叩首。
再才拜楚鹤迁,三叩首。
“好了,各学子回到桌前,为师亦有礼物赠予各位。”
李明阳等人乖巧地回到原先的位置,楚鹤迁轻松的一手拎起框子。
将《论语》,龙眼干、葱苗、芹菜,一人分了一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今日起,你们踏入学之一道,自当勤学苦练,不得懈怠。”
“是,夫子!”
到这里,拜师礼差不多就可以结束了。
楚鹤迁看着底下的学子,严肃说道:“身为我百川学院弟子,以后自当识尽天下,心怀古人之风,行于世间,不失本真。”
“亦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李明阳倒是听明白了,其他学子也不知懂没懂,只在楚鹤迁说完后弯腰作揖。
“是,夫子!”

“狗娃子,你怎么会背?”
李七月一脸惊喜,直接喊了出来。
张氏也傻眼了,自己儿子会背书,她这个当娘的居然都不知道。
“不可能!你凭啥会背书,肯定是我背书的时候你偷听了!就是你偷听了!”李明忠了急眼了,这种时候李明阳出来抢风头,不是打他的脸吗?
李明阳是故意的,当然了!
念书的机会如此宝贵,他早就琢磨着要怎么争取了。
老天爷让他穿越。
他不考名功名,出人头地,难不成要种一辈子地?
开什么玩笑?
果不其然。
“闭嘴!你还有脸叫唤!”
老李头先是给了李明忠一巴掌,随后笑呵呵看向李明阳,“狗娃子,你咋会背你堂哥的书?你还能背多少,背给阿爷听听?”
李明阳等的就是这句话。
百家姓而已,不是张口就来?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背着背着,老李头的笑容收敛,渐渐严肃起来。
李明忠更是气的跳脚:“不对!你这背的肯定不对,后面的我都还没学会,你上哪学来的,肯定是胡说八道!”
反观张氏,早就笑的合不拢嘴了。
她没想到,自己儿子居然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
就连李宝成,那一向沉稳的脸上,都浮现了一抹震惊:“狗娃子,你啥时候学的这些?”
李明阳吸了吸鼻涕,一脸懵懂:“我路过村里学堂的时候,听到里面夫子背了几次,然后......”
“然后就学会了?不可能!”
王氏整个人近乎尖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愤怒。
当初为了李明忠能念书,她几乎磨破了嘴皮子,要不是她男人在旁边劝说,家里怎么也不可能又多一个吃闲饭的。
但是现在,李明阳一个连学都没上过的人。
居然能背书,而且背的比她儿子更好,那后果会怎么样,已经可以预想了。
果不其然。
就见张氏嘴角上扬,讥讽笑道:“妹妹急什么?狗娃子会背,说明他才是那个读书的料。牛蛋去学堂念了两个月了,如今还不如狗娃子,我看干脆也别去了,让狗娃子去得了。”
王氏脸都绿了,这哪行啊?
要不是她男人儿子都是读书人,她在家里能有现在的地位?
现在不让她儿子读书,想也别想。
“大嫂!你这话就不对了,牛蛋会的可不止这些,他们读书人的事情,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再说了,狗娃子既然记性这么好,他要是想学,就让牛蛋回来教他,总不能让咱们家再多供一个人念书吧?”
没错!听到这话,原本眼睛发亮的老刘氏,此刻也陷入了沉默。
而老李头从一开始,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家里已经没有精力再供一个人念书了。
李七月忿忿不平:“爷爷,你偏心!凭什么牛蛋可以念书,我弟弟就不行?大家都看见了,明明狗娃子更聪明......”
到底是童言无忌。
老两口偏心二儿子一家,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但偏偏没人敢点破。
但李七月就敢开口,捅破这层窗户纸。
老李头额角青筋蹦的老高:“念书,念书!都想着去念书,我看家里活也别干了,赶明让老大和屁娃子也去,咱们一家人都去喝西北风算了!”
啪——
老李头拍着桌子,指着大儿子和李明堂怒道。
大家都看出来了,老爷子这是拉不下脸了,毕竟二儿子读了这么多年书,到现在也只是个童生,他加注到了二孙子身上,又是这种结果。
好好一顿饭,最终不欢而散。
晚上的时候,张氏摸着李明阳的脸蛋,满眼都是愧疚:“儿子,都怪娘和你爹没本事,不能帮你争取到念书的机会。”
“娘!没关系的,你和爹已经够辛苦了,家里供二叔还有二哥念书也已经是极限了,我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听到儿子暖心窝子的话,张氏险些没掉下眼泪。
机会?傻孩子,咱们家哪还有什么机会啊!
亏得老李头是个开明人,不然的话寻常农户,又有几个能舍得供读书人的?
“乖儿子,娘明天去县城置办东西,到时候带你一起去玩。”
“嗯嗯,谢谢娘!”
李明阳发自内心的笑了。
今天只是个铺垫,他只是想告诉家里人,他也可以念书,而且念得比二哥更好。
但关键问题其实还是没解决。
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钱字。
当然,李明阳这些年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
他早在很久之前,就去附近的山头上转过了,什么药材、果子,但凡是有用的东西,早就被人搜刮走了,古代人是穷,但不是傻子,值钱的东西会给别人留着?
至于他肚子里那些赚钱大计,几乎都是需要本钱的。
他之前当着全家的人面提过几次后,紧跟着家里就来了先生,一家人按着他给他灌了一碗符水。
六岁的孩子知道这么多?保准是中邪了!
李明阳隐忍至今,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真的办不到。
年纪太小了,压根没人信。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不能做加法,就只能做减法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今天要冒着被灌符水的风险,依旧要出风头的原因。
那父子俩,总要有一个让出位置,他才能顶上去。
第二天晌午。
张氏收拾完后,李明阳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等着了。
他们去的早,但没成想有人比他们更早,那就是二叔李宝学。
“唉!也不知道老二这次去能不能把事情办好。”
老李头下田的时候叹了口气。
作为一家之主,就算他再偏心,也不能太明显。
尤其经过昨天,他知道自己再不做点什么,这个家肯定要闹大问题,所以他很早之前,就安排老二给大孙子李明堂找个县城酒楼学徒的活,也算是个出路了。
但前前后后,老二从家里拿了不少银子。
前天说是要打点,昨天说是要送礼,今天又说是要请客......
这不,又拿了二两银子的他,一大早就去县城了。
二两银子,老李家一个月加起来,也用不了这么多。
但为了堵住老大家的嘴,他又能怎么办呢?
“待会你想吃什么,尽管给娘说,娘今天都给你买。”
到了县城后,张氏为了弥补儿子,一脸心疼地叮嘱着。
但此刻的李明阳,却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他目光看着不远处的春香园,几个花枝招展、衣着暴露的姑娘,正招呼着一个脚步虚浮的儒衫男子进门。
“呦!这位爷,今儿个又来捧怡娘的场来了?”
“快里面请!”
虽然心里早有预料,但亲眼撞见这一幕的李明阳,还是不免愣了愣。
因为那人,正是自己的二叔,李宝学。
李明阳嘴角微微上扬。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赶紧扯了扯张氏的袖子:“娘!那个地方是干什么的,我想进去玩。”

课前刚刚嘲笑过李明阳的马学才眼见夫子终于注意到了拿陶碗的李明阳,不由嗤笑。
东西差劲成那样,想来写出的字也不会太好。
与课堂上的其他学子,马学才或许比不得,此刻却在李明阳的身上找到一丝优越感。
李明阳不言语,只等着夫子的评价。
可楚鹤迁却没继续说,将他抄写的三字经重新放了回来背着手继续去看其他学子的了。
指点过所有人握笔指法坐姿后,二十人的三字经几乎全部写好,连纸上的墨迹都干了。
楚鹤迁先是与众学子讲了这其中的道理。
随后脱口叫出几个名字来。
“梁贺竹,张谦,李明阳。”
被念到名字的三人立刻起身。
没被点到名字的看着三人,窃窃私语。
“夫子叫了他们做什么?”
“我听我爹说,梁家祖上就是做官的,张谦他爹好像也是做官的,应该是看他们写的字好?”
父辈为官,儿子耳融目染,想来也是能写出一笔好字的。
可为何又叫了李明阳?
马学才在底下嘿嘿一笑。
“有好当然要有坏。”
夸完了梁张两家的小公子,待会儿夫子就得狠批这个用陶碗当砚台的。
小孩子心思简单,能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瞧见同窗的乐子,也能津津乐道一个晚上。
不知马学才一人,其他人瞧见李明阳的陶碗也都想笑。
“今日初学写字,这三位的字称得上前三甲。其他人可要用心学习。”
“啊?”
其他人都是暗自惊叹,只有角落里的马学才,一个没控制好音量。
楚鹤迁眸子一冷,“怎么,是对这次的三甲结果有意见?”
马学才缩了缩脖子,肉乎乎的小脸上笑得尴尬:“没有,夫子选的自然是对的。”
要是他不吭声,楚鹤迁还注意不到。
这会儿一下将目光落在了马学才的身上。
“马学才,你也将你的字拿上来。”
“啊?”
马学才一阵尴尬,但夫子的话也不敢不听,只能照做。
楚鹤迁随手将李明阳的字和马学才的拿在一起。
高下立判!
面试之前,楚鹤迁对每位学子家中情况都有过简单了解。
李明阳算的上是最差那一档了,书都没见过又怎会摸过笔?
可看看李明阳的字。
自然流畅,笔笔精到。
马学才得那份虽写的横平竖直,但凑在一起就是别扭得很。
明明是用了最好的纸笔,却还是写成了这样。
马学才只觉得一阵臊得慌,低着头:“弟子写字不多,日后回去定会好好加练。”
“不只要加练,还要调养自身心性。”楚鹤迁声音淡淡的:“上等墨砚写不出个好字,陶碗为砚却写的大气,这中间的道理,你还有的学。”
马学才是怎么想的李明阳不知道,但夫子的这一番话着实是给他惊艳到了。
入学之前的面试,李明阳就能感觉到这年轻夫子的与众不同。
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如此看来,这学堂岂止是选的值,简直是大赚啊!
今日课程全部结束,众学子起身作揖,见楚鹤迁走了才各自收拾起东西来。
李明阳擦干了陶碗中的墨汁,收拾好东西后随着其他学子一同出门。
没想到才刚一出门就碰见了马学才。
刚刚在学堂上,马学才的字被李明阳的字比的一无是处不说,还被夫子那样说。
马学才这会儿是越想越气,肉乎乎的小脸一阵胀红。
“李明阳,我看你不是第一天拿笔,是故意在夫子面前装的吧?”
马学才是越想越想不明白。
为了入了夫子的眼,他愣是被父亲逼着在家背了好几天的书,又提前研习了握笔写字的技巧,这才能勉强看的过眼。
一个村里来的穷娃子,三两下就能写的比他还要好,马学才实在是想不通啊!
李明阳眨眨眼:“我若是真的写过字,会连笔墨纸砚都要现买,还拿着个陶碗做砚台?”
一句话怼的马学才哑口无言。
小孩子的头脑到底还是差了点,哪里比得过他这么多年的思维?
“看来夫子说的那些话,你还是没参透。你的字不行,就多练,至于悟性......”
李明阳话没说完,只叹了口气,迈步朝着饭堂而去。
马学才那豆子大的眼睛朝李明阳身上一瞪,心里是一阵不爽,却还是在门房的提醒下去吃饭了。
学堂内每日用餐的时间是一致的,早餐白粥咸菜,午餐晚餐一荤一素,搭配的还算合理。
这个年代夜间的活动本就少得可怜,更何况是书院的宿舍里。
一盏油灯照亮了整个屋子。
李明阳才刚洗漱过准备睡下,就听见了林英杰的声音。
“李明阳,你家真的连个砚台都买不起?”
一句话问的李明阳呆愣在那。
但与马学才的嘲讽不同,林英杰纯粹是无心,见李明阳不说话,立刻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块原石砚台,虽与他如今用的比不得,但也算得上是中上等了。
上面更是有匠人雕刻下的名言名句。
“我爹怕我毛手毛脚,打翻了砚台,特地多给我备下一块,送你了。”
随后更是抱着肩:“只要你......”
后面的话还没说完,郑秀文直接将自己那块备用的木雕砚送到李明阳这:“一块砚台就想要收买人了?李明阳,你只管用我的就是,看他还如何得意!”
林英杰瞪着眼睛:“你这学人精,白日我出银子让他们做我跟班你横插一脚,现在我送砚台,你也学着送?
林郑两家对街做生意,两家小公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天结仇的,愣是互相推搡着出门来的。
等他们两个出门时,李明阳和石青早已跟在门房身后走出好一截路了,二人也顾不得彼此的那点恩怨,加快脚步赶紧追上。
四人来的不早不晚,进门时食堂已有两三人,四人进门后,又有人跟上来了。
李明阳和石青并排坐下。
食堂的饭不错。
至少对李明阳来说是这样。
一荤一素,营养搭配,这是他在家里觉得吃不着的。
所谓食不言,寝不语。
刚进学堂总得守点规矩。
李明阳夹起一筷子肉塞进嘴里,顿时唇齿留香,满脸都写满了幸福。
以前他在公司九九六,为了签单被迫应酬,大鱼大肉搬上桌的时候,他还真没想过自己也会过上吃不起肉的穷日子。
李家老大性子憨厚,这些年为了供二房读书,愣是将手里所有的银钱都给上去了。
供的自己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瘦,供的李明阳都快记不起肉味儿了。
倒是那些过惯了好日子的,看着碗里的饭菜直发愁。
“我还真有点想我家的熏鸡了......”
“还有东街的桂花糕。”
别看这一屋子刚进门时个个跟小大人似的,但最年长的也不过十岁,终究还带着些孩子性。
有人开口就有人附和,虽不是吵吵闹闹,但也让食堂热闹了起来,早就将食不言寝不语这种教诲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过他们是他们。
李明阳可不想被带跑偏。
当他闷声将碗里饭菜全吃干时,一抬眼正瞧见对桌穿着绿色长袍的小公子。
明明两旁的孩童都已经从大鱼大肉聊到了自家商队,也愣是没让他分心半点。
筷子拿的端正,在盘里一夹,嘴才张了一半就将饭菜吃进去了。
饭堂礼仪学的不错,更有些定力。
真不愧是官员之子。
“嘿,李明阳你看啥呢!”
一只小手忽然在他眼前晃了晃,林英杰顺着目光看去,瞧见那位后立刻压低嗓音。
“我爹说他爹难惹的很,好像是为官的,还是别惹他。”
先前在外排队的时候,李明阳就瞧见了,可大家同在一个私塾读书,他爹手再长也不能伸到这里。
李明阳干脆收拾了碗筷,几步上前。
“你好,我叫李明阳,你......”
话还没说完呢,对面已经吃好了几下,将碗筷收拾利落,随后转身出门了。
林英杰见李明阳吃了憋,撇撇嘴,“我早说什么来着?”
李明阳也将伸出的手收回,“无妨,同窗一场,总有知道他名字的时候。”
不过,这人确实有些脾气。
看来不是个好相处的。
下午的课未时中才开始,但入学第一日又有几个敢踩着进门的最后几分进来?
才未时初,二十个孩子就全到了。
楚鹤迁正站在门外一块石板前,眼看有孩子到了,只抬眼朝几人身上一扫,一句话也没说,到手握着石笔,在石板上一划动就是一个字。
这个时代可没有黑板,村子里差一点的私塾教书写字还在用沙盘,上了年纪的夫子有时老眼昏花,沙盘上的字写完看着也不真切。
光是在识字这,李明阳和李明忠就算彻底拉开差距了。
李明阳心中更是得意。
这银子花的值!
弟子入门,书院一般是选三字经为启蒙,不仅要教会识写字,还顺带教诲弟子些大道理。
眼下夫子还没进门,屋内的孩子纷纷将各自的文房四宝拿出。
这书院内没几个是穷人家的,摆上桌的大多是上等品。甚至有几个拿出的都能算是珍品。
石青条件与李明阳差不多,但猎户一年到头,减免的税比农民少些,又没有拖油瓶要养,好歹还是拿出一套来。
李明阳倒不在乎那些,纸墨笔都是挑了省钱买的,等他捧出一个陶碗放在桌上时明显听见屋内隐隐传来嗔笑。
李明阳就当没听见。
反正有个用的不就得了?
李明阳才刚将东西放好,就有一只胖乎乎的小手将陶碗抢了去,左看看又看看,十分新鲜。
看打扮,这也是个商贾之子,虽然不认识,但从对方的穿衣打扮上也知道他家条件不错
“这是我的。”李明阳站起身。
他不想入学第一天就和人发生争执,也不想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计较,只想将东西拿回。
谁知对方却不肯放开,看了看陶碗,又瞧瞧李明阳那最多算是洗的干净的粗布麻衣。
马学才噗嗤一笑,倒是没直接点破,“陶碗我见过无数,用来当砚台的还是第一次。你真是自己考试进来的?”
言语中满是讥讽的味道,似乎在说,穷人家的孩子是没什么见识的,也能上的好学么?
这才几岁就这么物质,小小年纪看不起人?
李明阳眸子一冷。
本来不想高调,现在看来是得给他一点小小的震撼才行!
此时,门房将石板送了进来。
楚鹤迁将字写完,恰好是未时中。
马学才赶紧放下了陶碗,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只是看着李明阳的眼神里仍带着一丝轻蔑。
夫子将石笔放在一边,在一众学子的行礼下开始了下午的课程。
这才是真正要学写字了。
楚鹤迁站在最前面,拿出一根狼毫毛笔,先从握笔姿势教起,又教了坐姿站姿的不同。
这个年代写字都用毛笔,手部分悬臂、悬腕、枕腕,由难到简。
刚来学堂的前一个月就是消除学生资质差距的,楚鹤迁教的很细,李明阳学的也格外认真。
学生们低头临摹时,楚鹤迁就背着手的从前往后走,一一指点。
李明阳学的不错,人到中年总是少不了要学些养心智的东西。
也曾在闲暇之时请可一位不错的老师指点。
至于李明阳摆在桌面上的那只陶碗,楚鹤迁视若无睹,继续去看其他弟子了。
三字经对李明阳而言再简单不过,当然不需要费尽心思去背。
他拿着最差的笔,在陶碗中沾了墨,在纸上落下一笔一划。
横平竖直,笔锋有力。
夫子经过身边时,目光一下被李明阳的字吸引。
楚鹤迁眉头微蹙:“你的字......”

开学礼完成之后,楚鹤迁讲了一下百川书院的基本规矩。
当今大乾朝遵循古礼,一旬休沐一次,一次一天。
也就是说,每十天休息一次,并不按照每月的上中下三旬来,只要满十天就休。
缝大乾朝重要节日,比如元宵中秋等等,亦可休沐。
夏秋,早上辰时初,也就是现代七点钟前到教室读书上课,午时中,也就是十二点结束上课。
下午末时中,也就是两点开始上课,酉时末,也就是晚上七点结束课程。
冬春,早上辰时中,也就是现代八点钟前到教室,午时中下课。
下午未时中上课,酉时初就结束下午课程。
可以说,这个安排简直太人性化了,还考虑到春天和冬天夜长昼短,特意做了上下学的时间修改。
而楚鹤迁也并不只是想培养简单的读书人,而是想要培养君子,还要文武双全。
因此课程包括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
其中,书、数每天都有两节,一节课两柱香。
这个香就比较粗了,一根有足三十分钟。
而中间也是同样休息一炷香的时间,这个香就比较细了,标准的一炷香十五分钟。
等讲完规矩之后,今天上午时间就快过去了。
楚鹤迁让门房带他们前去宿舍,等看完宿舍之后,再带着一众学子去食堂吃饭。
门房领着一众学子走向宿舍,说道:“在你们举行开学礼时,我就已经安排家长到宿舍给你们收拾了床铺。”
“百川书院的宿舍,乃是上床下桌,一个房间住四人,不存在位置好坏,你们家长给你们安排哪个位置,你们就住哪个位置。”
“在宿舍里,不许争吵打闹,更不许伤人,我会每三日来检查一次你们的宿舍,若是脏乱差,将会告知给楚夫子,让他来批评你们!”
其余学子战战兢兢,李明阳心里却是极为惊讶。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也是有清代大家门户贴身丫鬟的待遇了,住的还是上床下桌。
而且这宿舍纪律,看起来也跟现代差不多,每个人都住一样的床铺,虽然不会因为上下铺的问题而争吵了。
一个穿着棉布衣裳的学子问道:“我们这里人这么多,怎么看哪个位置是我父母安排的呢?”
问得好,其余学子也都有些好奇。
门房说道:“房间门口有你们四人的名字,上面还有房间编号,以后就记你们在哪个编号就好了。”
“好的。”
一路说着,就来到了宿舍。
这一个院子的呈现的是字型,院门的正前方种了一排桂花树,挡住了进门的一个房间,两边各有两个房间。
门房显然也是认字的,从左到右念了一遍名字。
李明阳所在的房间,正在进门的对面,桂花树后,三号房。
他跟另外三个学子走了进去,李明阳的住处在进门的左手第二个。
床铺已经铺好了,李明阳的书箱和生活用品放在了下面桌子上,两套衣服则放在了床上。
几人对自己的位置都挺满意的。
刚好现在有时间,李明阳看向自己的四个舍友。
“你们好,我叫李明阳,今年六岁,以后我们就是一个宿舍的了,请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啊?”
他旁边是个瘦高个,穿着一身细棉布,自信的说道:“我叫林英杰,今年八岁,是隆庆布行老板的儿子,我爹可有钱了!”
他微抬着下巴,扫向李明阳和其他两个人:“以后你们缺钱可以找我,我不要利息借给你们,谁让我们是一个宿舍的呢!”
哦豁,李明阳心里暗笑,他之前猜的果然不错,这些学子里,有商贾之家。
右手边第一个哼了一声,“我叫郑秀文,今年七岁,是隆庆布行对面如意绣楼老板的儿子。”
“林英杰,别以为就你有钱。”
郑秀文不屑的瞥了林英杰一眼,看向李明阳和另外一个人。
“以后你们两个跟我玩儿,我可以直接给你们钱,只要你们当我的跟班就好了!”
李明阳:“......”
有意思,看林英杰和郑秀文的样子,这两家好像还是对家?
不过李明阳倒是有些意外,如意绣楼在县城比较出名,张氏就会接些绣楼的绣活,还会教李七月刺绣。
只是李明阳来县城的次数少,之前也没在绣楼里见过郑秀文。
倒是没想到他们两家在没有见过面的时候,就已经有那么一丝丝的牵连了。
“你!你以为就你给得起钱吗,李明阳,还有那个谁,你们别听郑秀文的,听我的!”
林英杰有些急了,“我也不给你们借了,你们只要一次不超过二两,我都能给你们!”
看着两个富家小公子,李明阳露出拒绝的微笑。
“谢谢两位舍友了,但我虽不富裕,也不需要二位的打赏,咱们是同窗,平等的,以后当朋友处就好。”
那最后介绍自己之人,冷冷开口道:“我叫石青,今年八岁,是猎户的儿子。”
“我可以和你们做朋友,甚至是做陌生人,但绝不会是你们的跟班,也不需要你们的钱。”
石青酷酷地看了林英杰郑秀文一眼,对他们很是不屑,但看向李明阳时,眼里似乎有一丝好感。
“李明阳,门房说了,看完宿舍后我们就跟着他去食堂吃饭,要不我们一起?”
李明阳对石青有些好奇,猎户的儿子,看着的确比他们三个身材都要壮硕,应该不缺肉吃。
对于石青的示好,李明阳没有拒绝,“好啊,石青师兄。”
看着他们两人结伴了,林英杰和郑秀文又不对付,连忙不甘示弱的看向李明阳。
“李明阳,我们也要去吃饭,一起吧!”
这两位富家少爷同时迈步,走到了李明阳身边。
林英杰看着郑秀文不满,“是我先说跟李明阳去吃饭的,你不许跟!”
郑秀文一把拉住李明阳,“我跟他是室友,你凭什么让我不许跟?李明阳你说,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吃饭?”
李明阳抬头看了看这两位,有些疑惑。
这两位拼爹的少年,难不成不准备拼爹,打算争抢自己了?